聚富人聚富人
就在今天,SpaceX星舰测试团队刚刚完成了一次震撼人心的测试:S37全六台猛禽引擎静态点火。这不是简单的引擎试运行,而是持续约10秒的全力燃烧,喷射出炙热的火焰和滚滚烟云,仿佛一头巨兽咆哮。8月1日,这场测试标志着SpaceX向第十次综合飞行测试迈出关键一步,而就在前一天,S37曾进行一次更低调的单引擎试射。两者对比鲜明,却共同展现了SpaceX在火箭开发中那股不屈的迭代精神——从细致验证到全功率轰鸣,一切都为了奔向太空。
●测试现场的视觉盛宴
测试画面令人叹为观止。S37稳稳固定在轨道发射台上,六台猛禽引擎同时点燃——其中三台海平面级引擎用于大气层内推进,三台真空级引擎优化于太空环境。火焰从引擎喷嘴喷涌而出,瞬间将周围空气加热到极致,地面上扬起尘土和水蒸气,形成一道橙黄色的火墙。
多角度视频捕捉到这一刻:从远处看,像是一场控制中的火山喷发;近距离镜头则显示引擎稳定运行,无明显抖动或异常熄火。这次点火持续时间与以往全时长测试相当,约10秒,这足够验证燃料供给、推力平衡和热管理系统在高负载下的表现。这次静态点火顺利测试,标志着S37已准备就绪。
▲这次S37测试稳定而详实。六台引擎点火的燃料加载从当地时间8月1日下午3:37开始,用于控制飞行姿态的襟翼测试于4:15完成,点火精确发生在下午4:31:17。无异常报告意味着所有系统——包括液氧和液甲烷的推进剂供应、引擎冷却和推力矢量控制——全都运行正常。相比单引擎试射的低调,这场全引擎测试的视觉冲击更强:烟云覆盖了整个发射台,噪音据说能传到数公里外。它被比作「从早期原型到现在的进化」,强调轨道发射台的坚固设计(如混凝土填充腿部)能承受爆炸,而非像S36那样在测试场损毁。
●与前日单引擎试射的鲜明对比
今天全引擎试射与前一天的单引擎点火形成鲜明对比。那场于7月31日进行的测试,只点燃了S37的中心一台猛禽引擎,持续约5秒,重点模拟在太空中的再点火场景——比如轨道机动或着陆调整。为什么单引擎?因为星舰进入轨道时,不需要所有引擎全开;相反,它依赖单个或少数引擎进行精确控制。这次试射的成功,证明了引擎在真空模拟条件下的可靠启动,避免了像前几次飞行中出现的点火失败。
对比来看,8月1日的六引擎测试更像是一场全面测试,总推力接近1380吨(每个猛禽引擎海平面推力约230吨),检验了多引擎同步、振动抑制和燃料分配系统的极限。这种逐步升级的策略——从单引擎到全引擎——是SpaceX的经典套路,能及早发现问题,而非在飞行中付出代价。
●星舰开发中的挫折与韧性聚富人
回溯星舰开发历程,这类静态点火测试一直是SpaceX的「安全阀」。自2023年以来,星舰已进行九次综合飞行测试,每一次都从地面测试起步。第九次测试于5月27日发射,使用助推器B14.2和飞船S35,结果喜忧参半:助推器在下降阶段解体,飞船则遭遇泄漏和姿态控制问题,最终在再入大气层时失联。S37的前身S36更不幸,在6月18日准备静态点火时发生爆炸,原因疑似复合高压容器缺陷或安装损伤。这些挫折并非意外,星舰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火箭,全高120米,直径9米,设计用于完全复用,能将100吨以上载荷送入轨道。它的超重型助推器配备33台猛禽引擎,总推力高达7500吨,是土星五号的两倍多。但正因如此,每一步测试都充满风险——从燃料泄漏到结构应力,都可能导致灾难。
●向星舰第十飞冲刺
逻辑上,这两次测试的成功为第十次综合飞行测试铺平道路。助推器B16已在6月6日完成33台引擎静态点火,S37点火测试则是最后一环。▲马斯克在8月1日表示,发射瞄准8月中旬。最早可能8月13-17日,若无延误的话。不过,挑战犹存:FAA许可、天气和潜在硬件问题都能推迟时间表。分析人士认为,SpaceX的快速迭代——平均每两个月一次飞行测试,远超传统航天公司。这得益于高效开发能力、硬件生产能力。
从更广视角看,S37此次测试不只是技术验证,更是人类多行星梦想的脉动。星舰旨在运送宇航员登月、殖民火星,甚至点对点地球旅行。它的快速复用性——目标是像飞机般每天起降,能将发射成本降至每公斤几美元,颠覆航天经济。但这种创新伴随风险:爆炸是学习的一部分。与前日单引擎试射的谨慎相比,全引擎点火的轰鸣预示着更大野心,或许第十次试飞将首次实现第二代星舰完整再入和软着陆,并且尝试捕获助推器。
随着S37返回巨湾2号进行最终检查,星舰基地的灯光将彻夜不灭。如果一切顺利,8月下旬我们将见证星舰第十飞磅礴冲天。无论成败,这场地面巨响都提醒我们,航天不是科幻,而是通过一次次火焰洗礼铸就的现实。
关键信息索引:
Starship Development Thread #61
X平台帖文
Reddit论坛用户言论
恒正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